台灣為什麼踢不進世足?我們的實力和國際差多遠?

世足賽的熱潮,再次掀起台灣對足球的關注,但台灣足球的實力,還有許多根本上的難題待解。

每4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,相信是全球球迷最引頸期盼的日子,高張力的比賽、神乎其技的球技、所有頂尖球星齊聚一堂的盛會,它幾乎能凝聚各國的向心力,在這眾所矚目的殿堂裡,迸發無限的榮耀和感動。

在每屆的世足賽期間,32支隊伍莫不使出渾身解術,除了積極爭取那至高無上的大力神盃,更是冀望替國家帶來無與倫比的喜悅——那種街頭巷尾歡欣雀躍的鼓舞、扣人心弦的士氣,沸騰的熱血,彷彿世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。

然而,一直以來,台灣就離世足賽的舞台非常的遙遠,不單只是實力不如人的問題,整個國家在足球資源上更有著根本性的難題。

台灣的足球排名僅在世界第157。FIFA
台灣的足球排名僅在世界第157。FIFA

根據FIFA(國際足球總會)2022年世足賽之前最新的統計,台灣的足球排名在全世界僅排名第157,遠遠輸給第24名的日本(Japan)、第28名的韓國(Korea),甚至和第79名的中國(China)也差距不小。

究竟,為什麼台灣的足球實力會這麼落後?

1、台灣足球曾經有一段輝煌的歷史

1950、1960年代是中華民國足球最興盛的時期。國史館
1950、1960年代是中華民國足球最興盛的時期。國史館

在1960年代以前,中華民國其實曾經有三度參加過奧運的足球比賽,分別是1936年的柏林奧運、1948年的倫敦奧運以及1960年的羅馬奧運,雖然三屆全部都在第一輪小組賽就出局,但也證明了當年的足球能力有本事登上國際殿堂,陣中的莫振華與姚卓然更成了國家英雄。

而1954年和1958年的亞運,中華民國也兩度擊敗韓國奪下金牌,但當年的選手基本上都是徵召香港球員披上中華民國戰袍出賽。

1971年,相關協議取消,香港禁止再代表中華民國出賽,自此之後,國內足球生態驟變,不只國際賽成績一落千丈,中國的崛起和在政治上的打壓,都讓台灣的足球開始萎靡不振,因此連世界盃的參賽資格都差了十萬八千里。

2、棒球的崛起與台灣觀眾的收視習慣

中華隊先發成員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
中華隊先發成員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

相對於棒球、籃球的熱潮,足球其實基本上在台灣都鮮少有人關心,在棒球和籃球的極高討論度,加上棒球在WBSC(世界棒壘球聯盟)排名下擁有世界第二的佳績,都使得觀眾的重心留在棒球而非足球,因此普遍整個風氣都沒有帶動的狀況下,台灣大多都只有4年關注一次世足的「一日球迷」。

好比說,對比台灣棒球國際賽事一票難求、幾乎滿座的盛況,在台灣舉辦的足球國際賽反而基本上很難有千人到場,甚至地主國加油人數比客隊支持者還少的狀況也層出不窮。

試著想像,在以觀眾現場氣氛為鼓舞的球員心中,若無論怎麼盡力都沒有支持者,他們又該怎麼維繫一直以來的熱忱和堅持?

3、基層制度和整個體系政府的漠視

《奇蹟的夏天》劇照。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
《奇蹟的夏天》劇照。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

2006年,導演楊力州和張榮吉所拍攝的紀錄片《奇蹟的夏天》,在第43屆金馬獎中榮獲最佳紀錄片獎,劇情記述花蓮美崙國中足球隊學生們的故事,以及他們為了全中運練習、準備、拼戰的過程,這群原住民球員為了夢想積極努力,過程令人感動。

當年,17名「奇蹟少年」,如今只剩高俊鴻、嚴和生、林昌倫和李健良4人還在足球界活躍,他們是台電足球隊成員,也是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入選球員,但當年紀錄片中的其他的隊員好多早已不再碰足球。

他們遇到的問題,卡在升學和就業的難關,也許國高中踢球、住校隊能包吃包住,但上了大學以後,學費的問題就成了癥結。

對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來說,與其花時間練球,不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來承擔,在兩難的狀況下,他們也不得不放棄夢想、和現實妥協——這是台灣許多小足球員的縮影。

4、在台灣踢足球根本沒有未來

世界排名前10,實力最頂尖的足球大國。FIFA
世界排名前10,實力最頂尖的足球大國。FIFA

有別於棒球、籃球都在台灣有職業聯賽可打,足球可是徹徹底底被忽略。

對從小踢球、冀望能在某個舞台發光發熱的孩子來說,他們可是怎麼拚命都沒有舞台可以發揮。因此,就算國中、高中踢得非常出色,然後呢?就沒有然後了。

正是這樣完全沒有未來的根本性問題,讓足球運動在台灣顯得非常不可行,畢竟無論踢得再好,依然會面臨找不到工作、無法維持生計的挑戰,這時候就算球技再出色也沒有意義。

反過來看,日本有個高達近60個隊伍組成的「日本職業足球聯賽」(J.League),當中有體系分明的甲級聯賽(J1)、乙級聯賽(J2)及丙級聯賽(J3),彼此升降級制度鮮明,成為甲級聯賽球員也是每個選手的目標。

而韓國也有「南韓職業足球聯賽」(K League),當中有K聯賽1(K League 1)與K聯賽2(K League 2),共有20餘隊參與,能登上最高殿堂的聯賽球員,都是實力最頂尖的。

相較台灣,連個職業聯賽都沒有,自然沒辦法和外人抗衡了。

5、缺乏企業支持,軟硬體資源也嚴重不足

曾經的中山足球場如今成了花博爭艷館。Scchiang
曾經的中山足球場如今成了花博爭艷館。Scchiang

然而,養一支職業球隊,除了最基本的球員之外,整個軟硬體的資源也都是一大問題,包含如何培養球星、建立聯賽、爭取廣告效益、轉播權利金等牽涉範圍都非常廣,一環牽著一環的問題是不斷惡性循環,在開銷至少上億的成本下,又怎麼會有企業願意養一支職業隊?

最大的問題也在於足球場地,曾經的中山足球場如今成了花博爭艷館,目前少數能登上國際殿堂的足球場館僅剩下台北田徑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從2002年陳水扁時代喊出的「足球元年」開始,到2018年啟動的「足球六年大計畫」,依然幾乎絲毫不見台灣的足球有什麼顯著的發展,包含當初信誓旦旦的43億經費僅核撥35%、喊出2020年要成立4支職業隊的口號,如今根本也是沒半點影子。

對球員來說,他們最怕的現實的狀況是,這個每年因應世足才有討論度的足球熱潮,勢必又會隨著世足的結束,再一次石沈大海⋯⋯

中華隊球員不斷精進自我,但整個大環境卻很難讓他們發揮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
中華隊球員不斷精進自我,但整個大環境卻很難讓他們發揮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

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,接收更多好文章!

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:
辦個世足賽花近2300億美金!卡達世界盃風光開打的背後究竟有多黑?
2022世界盃/一日球迷如何玩運彩?友善指南在這
2022世界盃/不只賺門票,FIFA為何如此有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