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教養讀書筆記身心健康

【讀書筆記】拆除0-12歲孩子的情緒地雷《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》

圖片來源:博客來

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》絕對是孩子們情緒問題的最佳解方!

身為父母,你知道孩子們在情緒爆發時,並不能控制自己,但除了安慰外,還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孩子整合負面經驗、控制自己的情緒,以及培養同理心。

這本書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,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,孩子的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而我們父母該如何一步步教孩子練習覺察內在?

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

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1

幫左右腦連結

左腦負責邏輯與求是,右腦負責情感的、非語言的經驗,當孩子無故哭鬧或反抗,又不是累了、餓了或需要關注的話,通常令你束手無策,但作者認為,這種狀況反倒是一次情緒教養的好時機。

他們認為,不只是情緒氾濫會失衡,忽視孩子的情緒,也可能在之後用更強烈的方式爆發出來。因此,當孩子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時,你可以先同理和關懷,去連結他的右腦,等孩子冷靜下來或者再找個適當的時候,他才可能用左腦理解,你要跟他說什麼樣的道理。

複述故事

當孩子跌倒受傷或遇到令他驚嚇害怕的事故,大部分父母會試著安慰孩子,再轉移他的注意力,帶離現場,但作者建議,在孩子冷靜下來之後,要記得幫助孩子重覆描述發生的過程,重建整個事件的細節

這是因為右腦負責自傳式的記憶,左腦則負責為記憶賦予意義。

當左右腦一起工作,能為孩子治癒經驗到的負面感受──一旦孩子學會關注並分享經驗,就能以健康的方式回應所有事情。

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

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2

認識上下腦

下層大腦包括腦幹和邊緣系統區域,負責基本功能(如呼吸和眨眼)、與生俱來的反應與衝動(如戰或逃)和強烈的情緒(像是憤怒和恐懼);上層大腦由大腦皮質及各個部分構成,在此發生的是更複雜的心理過程,如明智的決策力和計畫力、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、自我認識、同理心和道德感。

但是,要整合上下層大腦並不容易,除了因為上層大腦其實要到二十幾歲才成熟之外,位於下層大腦的杏仁核也是個關鍵因素,在感到危機降臨時(尤其是極端憤怒與恐懼),它可以完全接管或劫持上層大腦,這正是有時我們會不假思索行動的原因。

因此,當孩子遇到無法自己處理的情緒時,先試著讓孩子放鬆,離開現場,轉移他的注意力,這樣可以幫他打開安全門,讓他的上層大腦發揮作用而冷靜下來,但作者建議,你應該先判別孩子發脾氣是真的被下層大腦影響,還是裝的,前者無法控制,後者則可以隨時停止。

鍛鍊上層大腦

值得慶幸的是,上層大腦可以透過鍛鍊變得更靈活強壯,作者提出幾個方法,你也可以試試看:

  • 教孩子從簡單的決定開始練習,例如:今天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
  • 教孩子控制身體和情緒:例如深呼吸、數到十下、幫他們表達感受、允許他們捶枕頭或跺腳
  • 使孩子思考內心的世界,例如,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感覺?等孩子大些,可以讓他寫(畫)日記
  • 練習考慮別人的感受,感受同理心,例如:你覺得他為什麼會哭呢?
  • 在各種日常情境中,問孩子一些超越是非觀的問題,例如: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闖紅燈嗎?

父母的練習

作者認為,你是父親或母親,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,因為孩子的各種脫序行為而抓狂是正常的,但在這樣的「教養危機」中,我們能夠化危機為轉機,練習控制自我,為孩子示範如何調節情緒:

  1. 閉上嘴,避免說出傷害孩子的話。
  2. 把手放在背後,避免任何粗魯的身體接觸
  3. 讓自己冷靜下來。告訴孩子你想休息一下,避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拒絕
  4. 深呼吸或動起來,讓杏仁核平靜,讓上層大腦重新接管一切
  5. 冷靜下來後,馬上與孩子建立連結

教孩子覺察內在世界

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3

整合兩種記憶

外顯記憶是指我們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經驗,內隱記憶則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,讓我們形成對世界的期待,為我們在心裡內建某種特定的模式,如經常被批評鋼琴上的表現,孩子就有可能內建「不喜歡鋼琴」,甚至是「沒有音樂細胞」的心理模式。

當孩子莫名抗拒某種工具或活動,你若能知道是因為孩子過去的不愉快(甚至是痛苦)經驗所致,就盡量幫助他仔細回想,把內隱記憶轉換成外顯記憶,孩子的大腦便能夠意識到並主動處理這些過往

當然,若孩子不想說出來,作者建議,可以適當提問,並引導孩子掌控節奏,請他在不想提起的部分暫停,敘述過一次後,如同影片重複播放般重複敘述,一樣在不想提的地方暫停,直到孩子願意詳細敘述整個過程,但不用太急,前後也許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,挑選適合的時機再做。

心智省察力(Mindsight)

心智省察力,也可譯為第七感、心智直觀或心靈視線等,利用這個能力,可以幫助孩子整合自我的不同面向,扭轉負面感受。如果孩子無法整合自我,可能會無法分辨「暫時的感受」和「永久的特質」如何區分,例如:「我感覺到孤獨」,變成「我是孤獨的」。

協助孩子利用心智省察力,利用四個「檢視」覺察內在:

  • 檢視「身體感官知覺」:比如胃在翻攪可能是在焦慮、打人的欲望是憤怒或沮喪、肩部沉重是悲傷的表現等等,然後學習用放鬆肩膀、連續的深呼吸來恢復平靜。僅僅是辨認出飢餓、疲憊、興奮或焦躁的感覺,也能讓孩子了解並調節自己的感受。
  • 檢視「視覺心像」:讓孩子覺察到腦中活躍的視覺心像(大腦畫面),就能用心智省察力來控制這些影像,並大力消除它們對自己的影響。
  • 檢視「情緒感受」:耐心詢問孩子的感受,並幫助他們從模糊的情緒描述,如「還好」和「很糟」,轉換成更準確的用辭,如「失望」、「焦慮」、「忌妒」或「興奮」。甚至在學說話之前就開始,如「我知道不讓你吃糖,你很失望」,當他們再大一點,便能教他們了解更微妙的情緒,「很遺憾出遊取消了,我也覺得生氣、失望、受傷和掃興,你還有別的感受嗎?」
  • 檢視「念頭」:念頭是我們的所思所想,是我們對自己說的話。教孩子留意腦中閃過的念頭,去明白並不是每個念頭都可以相信,還可以跟那些沒用的、不健康的、甚至不真實的念頭爭辯,也可以隨時提醒自己,其他的面向、念頭和感受也是自我重要的一部分。

除了檢視外,也可以請孩子練習回到我們的意識中心。平躺下來閉上眼睛,關注自己的呼吸一分鐘至三分鐘的時間,並留意身體的感覺,隨時根據感覺的變化做出調整。若環境不允許,就只是關注呼吸也能起到作用。

>>意識中心就是我們的前額葉皮質,這個部位可以幫助整合我們的大腦,即是所謂「執行大腦」的地方,讓我們做出重要決定,也能讓我們深入地與他人和自我連結。我們的意識在這裡,關注自我的各種面向。

教孩子同理他人

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4

內建積極的心理模式

書中提到,有些孩子腦中掌管同理和人際關係的神經通路,天生神經元連結就比別人少,並非是品性有問題,作者提醒,即便是天生對連結和同情不敏感的孩子,也能夠在人際關係中感受連結的意義,並學會承擔責任。

在前文,我們使用心智省察力協助孩子洞察自己的心靈,接下來,便要教他利用這項能力去識別別人的感受,進而建立同理心。

不過,孩子能不能善用心智省察力與他人連結,取決於孩子與照護者之間依附關係的品質,這裡並不一定是主要照護者和親人,也可以是老師、同伴,甚至是其他在他們生活中具有影響力的人。

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的人際關係充滿溫暖、連結和保護,這樣的體驗就會成為他將來人際關係的示範。

練習同理他人的技巧

作者提醒,如果心智省察力不足,孩子很可能只對表面行為做出反應,在缺乏反思的情況下做出機械式的「應付」。如果哥哥把弟弟的玩具弄壞,單方面處罰或責罵哥哥,大概只是讓他以後不會隨意動用弟弟的東西,但你可以利用這樣的挑戰,教孩子「在衝突中連結」的技巧:

用眼神示意哥哥注意弟弟受到傷害的「非語言」動作(哭泣或聳拉的肩膀),並讓哥哥注意到破壞的慘狀(壞掉的玩具),提醒哥哥這一切後,再讓哥哥道歉,關心弟弟的感受,最後大家一起討論該如何彌補這一切。

最後,作者認為,如果要讓孩子理解人際關係的技巧,日常保持愉快的親子互動很重要

和孩子玩遊戲、開玩笑、搞怪、關心他們關心的事物,可以在生活中增添許多趣味,而這樣的玩樂原則也適用於手足之間,雖然兄弟姊妹總有衝突,但大量的歡樂可以平衡這些衝突,父母也能利用這些機會教導孩子們如何在衝突中連結他人。

總結

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能捕捉我們的恐懼、悲痛、不滿等感受,很可能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。因為內隱記憶會促使我們以非自主的方式做出反應,以往被他人所忽視、遺棄或貶低的感受,會阻礙我們以成熟、關愛和尊重的態度來和孩子互動。

因此,你在教導孩子的同時,也要常常省察自己的內心,不僅僅是自我控制,也要學著整合記憶,並理解與父母的關係如何無意識地影響自己的內隱記憶。

當然,作者覺得不必因此壓力過大,也不需要不斷提到大腦或者反覆督促孩子回憶經歷,最重要的是,放鬆地一起玩耍,有時錯過了教導時機也不要緊,更不用迴避所有的危險和難題,這些都是成長學習的機會。父母只需要陪伴孩子,與孩子連結,並與孩子一起度過生命的跌宕起伏。

個人心得

這本書才看到前兩章,我就非常激動,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四歲女兒總喜歡跳針重複經歷過的事情了,我總以為是她太過介意,等女兒講過兩三次,就會安慰她說「現在沒事了啊,沒關係的」,現在我知道,我要做的其實是幫她重建事件細節,辨認那些她無法精確描述的情緒名稱,如沮喪、失望等。

而且,我也終於知道四歲的「為什麼」是怎麼來的了。這是因為孩子會開始使用左腦的邏輯去理解事物,當孩子開始問「為什麼」,就是左腦正在運作的徵兆

對我來說,這本書的出現不啻於及時雨。

市面上的教養書通常只是教我們「應對」孩子的各種情緒,但 《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》 這本書是教我們去「理解」孩子的情緒從何而來,我們又要如何透過日常的練習幫助他,而在理解孩子的同時,我也透過這些經驗,更理解我自己。

如果你也經常面臨孩子的各種情緒問題,並深受困擾的話,這本書誠摯推薦給你。

│免費支持│拍手5下, 支持我跟你分享更多好書

Share this post

始終相信閱讀能夠無比貼近生活,你生活中的疑難都能透過閱讀找到解答。年近40,依舊擁有旺盛的好奇心,很容易就被新的事物、新的知識挑起興趣,是生活懶散但大腦不停運轉的女子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沒辦法複製內容喔!